政策为何改来改去?目前,这是CBA最大的问题!
这几天,有身边的朋友问我一些关于CBA的问题,包括但不限于:“外援政策”、“比赛时长”、“升降级”...
最近又有消息称:
1、联赛计划将单节12分钟改为10分钟(与FIBA接轨),NBL已先行实施,CBA拟同步调整。
2、扩军计划。
2027年,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。
中国篮协于2017年授予CBA公司(中篮联体育有限公司)为期十年的联赛运营权,CBA公司由20家俱乐部联合出资成立,各队5%股份。
目前,篮协已启动规划研究,核心方向聚焦 联赛结构改革。
这属于顶层设计,需平衡俱乐部利益、地区覆盖与商业可持续性。
未来联赛怎么走,我们拭目以待。

作为一个联赛的老球迷,我的一个真实感受: 我们的联赛想真正迈向市场化与专业化,是很难的。
因为,很别扭。
就说一点,我认知里的,当前CBA最大的“矛盾”: 既要服务国家队战略,又需兼顾商业生存。
这个矛盾带来的结果是什么?
改来改去,不断折腾。
别的不多讲,就外援政策这一点,就调整来调整去。
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,因为联赛希望平衡商业利益、竞技水平与本土人才培养。
但是,外援政策这么多年来也一直都没有稳定下来,导致现在联赛对于高水平外援的吸引力是下降的。
当限制外援的时候,大伙会说,比赛质量下降,本土得不到锻炼。
当放开外援的时候,大伙又会说,时间都被老外占了,国内球员怎么成长?
事实上,这道题可以讨论到2050年都不会有明确答案,会一直摇摆下去。
限制?联赛成为温室。
放开?咱球员水平又不够。
那平衡点是什么?个人觉得,可以先放开东亚球员。每队可以选择一定的日本球员、韩国的黄种人球员...如果朝鲜有厉害的球员,也来吧!
如果连他们都竞争过...

但是,不管怎么改,深层次的矛盾是改不了的。
“CBA,到底为谁而活?”
大伙会发现,每次国家队输球,都会引发对联赛外援政策的讨论。
在我们这,国家队成绩是最大的导向。
如果中国男篮可以进奥运会,可以进大赛八强,管你联赛用什么政策都是对的。
如果中国男篮输菲律宾、输韩国,输黎巴嫩,你用什么政策都会有人指出问题...
所以,太难了。
如果是职业联赛的思维,是不需要考虑国家队成绩的。
西班牙男篮今年不也早早出局了么,你会说西甲不行么?
美国男篮输球,世界第七的时候,影响NBA赚钱了吗?
而在我们这,不行。
就得国家队有成绩。
整体来看,CBA在制度设计上仍服务于国家队成绩目标,职业化发展因此受到制约。

政策的制定与国家队的利益紧密交织。
这种影响体现在联赛赛程调整、球员管理、外援政策、青训导向等多个层面。
过去,也没少发生 牺牲联赛完整性换取国家队集训时间的事情。
所以,国家队需求、俱乐部利益、市场规律这三方怎么平衡?
这是很难的一道题。
“学霸”姚明都一度焦头烂额,我们这些只会口嗨的看客,就更不懂了。
你让亚当-肖华来,也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。
但可以确定的是,对于CBA,对于中国男篮,2027是很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。
届时,有世界杯。

相关资讯
- 官方:CBA本土得分王林葳加盟俄勒冈大学,新赛季征战NCAA
- 上海大师赛一女子扰乱现场秩序,闵行公安:依法予以行政处罚
- 开拓者总经理:我们2023年就开始看杨瀚森的集锦;相信他的能力
- 前NBA球星约翰-沃尔晒游览长城照:The Great John Wall
- ESPN:詹姆斯臀部受伤,将缺席对阵太阳队的季前赛
- 媒体人:十一假期北京男篮只休息两天,其他时间都要训练
- 开拓者总经理:我们2023年就开始看杨瀚森的集锦;相信他的能力
- 开拓者总经理:我们2023年就开始看杨瀚森的集锦;相信他的能力
- 开拓者总经理:我们2023年就开始看杨瀚森的集锦;相信他的能力
- 媒体人:曾凡博中国赛将参与亲签见面会,签名合影收费1497元
- 兄弟篮球,Shams:勇士一年合同签下小库里
- 这个我真喜欢!杜兰特邀约美女主持:来休斯顿看球,然后一起BBQ
- 科尔谈和勇士续约:我对此并不担心,年底看看球队情况再决定
- Shams:勇士有意在明年一月交易库明加,球员也知晓此事
- 约基奇:我的计划是永远为掘金效力,这就是我的答案
- NBA公认拥有刀刻般肌肉5大球星,詹姆斯落选 威少堪称完美
- 杜兰特:我确认自己会跟火箭续约,即便还不知道具体时间
- 生涯首次缺席!都这时候了,威少还没找到工作!他会去哪?
- 杜兰特:我确认自己会跟火箭续约,即便还不知道具体时间
- 欧文谈退役:现在还不是时候,我想像一些前辈一样打20年